建築史被當掉也要知道的事情…

羅馬的教堂何其多,應該可以用三步一崗五步一哨來形容!十二年前第一次踏上義大利,從第一天抬頭看著聖彼得教堂發出”譁~~”的讚嘆聲,到十天之後走進教堂時只剩下”喔~~”的聲音,只能說當時年紀小不懂事,不會看門道只能看熱鬧,現在就來說說既便你建築史被當掉也應該要認識的幾座羅馬教堂。

1
萬神殿屋頂精彩的藻井

The Pantheon
觀光客也琅琅上口的萬神殿!!
2
大理石地板鋪面與中央的落水口

西元前27年興建於此地的神廟,在羅馬帝國時期由哈德良皇帝於西元125年重建。在基督教合法化之後此地被荒廢了一段時間一直到西元609年才開始被當作教堂(Santa Maria ad Martyres)使用。
米開朗基羅在設計聖彼得教堂圓頂的時候也曾來此地研究圓頂的構造;Bernini在聖彼得教堂設計的銅鑄華蓋的原料,也是從萬神 殿屋頂與門廊上所剝除的銅鎔鑄而來。

半球型的混凝土屋頂直徑43.3公尺,內部可以看到一格格凹進去的藻井以減輕重量的負擔,唯一的採光來自屋頂中央直徑27英呎的圓洞,這樣的尺度讓人站在裡 面時不得不佩服兩千年前羅馬人的工程技術。為了雨水排水,室內地板有洩水坡度往中央的排水口集水。主入口門廊的16根Corinthian巨柱,都是由單 一塊石材雕成的。

拉斐爾的墓就在進門的左前方,進去別忘了去瞻仰一下。

3 4


St. Peter’s Basilica

從1506蓋到1615的聖彼得大教堂,經過許多文藝復興與巴洛克大師的手而形成今天的模樣。這裡最早是一座巴西利卡式教堂,由君士坦丁大帝於西元324年興建,此地也是聖彼得殉道被釘死於十字架的地方。

5

西元1506年教宗Julius II下令重建此教堂,由Bramante擔任建築師,設計了一個四邊均等的希臘十字式的平面。1513年Julius過世,改由桑加羅與拉斐爾接手繼續。拉斐爾把原本的設計改成一邊拉長的拉丁十字式平面與三個半圓形後殿,這是比較常見的形式。然而拉斐爾於1520年過世,由佩魯奇接手,綜合了前兩位大師的平面,維持拉斐爾的三個後殿與Bramante的希臘十字。不過這個計畫因為1527年的羅馬大劫掠而沒有被執行,佩魯奇也在1536年過世。

最後在1547年,米開朗基羅接手,回到以Bramante的希臘十字式平面以及媲美佛羅倫斯大教堂的圓頂。米開朗基羅設計的磚造圓頂內直徑41.47公尺,距地板136.57公尺,在1593年完工。今天看到華麗的正立面,是由巴洛克建築師馬代諾(Modeno)於1608-1615年增建的。

6
圓頂上方的燈籠亭

7
貝里尼設計的銅鑄華蓋

http://en.wikipedia.org/wiki/St._Peter%27s_Basilica

8 9

教堂前方的橢圓形廣場是貝里尼在1656-1667年的作品,北側的水池是貝里尼的設計,南側的水池則是馬代諾的設計。廣場由四排巨柱形成的柱廊圍塑起來,上面立有140座聖人雕像,中央的方尖碑(西元前13世紀)是1585年由教宗Sixtus V下令廣場的。

10 11